12月1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宁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摄影/章轲
随着机构改革、环保垂改、“放管服”改革的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方面到底取得了哪些进展?如何以环保促发展,让环保红利充分释放?
特别是在当前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既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按照经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如何把握环保监管的走向与尺度?
“改革开放40年,是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执法督察力度逐步加大的40年;是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的40年;是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的40年。”李干杰说。
他列举了一组数据:“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达4.17万亿元,较“十一五”增长92.8%。2017年,全社会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9539亿元,较2015年增长8.3%,有力支撑了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
与此同时,1436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完成监测事权上收,205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面实施采测分离,2万多家重点排污单位实施自动监控。
李干杰又用另一组数据报告了污染防治的成效:2013年到2017年,全国重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今年1-11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7.3%;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2.1%、6.5%、11.1%。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增至73.5%,劣Ⅴ类降至5.0%。全国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至479处。
李干杰表示,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环境保护督察机制,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执行不到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和部门依法严肃问责。
李干杰表示,生态环境部鼓励支持发达市县对贫困地区开展跨区域生态扶贫,旨在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的同时,通过先进发展理念的带动,加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促进当地因地制宜实现绿色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2011年举办首届以来,已分别在苏州、珠海、成都、杭州、福州、海口和惠州成功举办了七届。